12 Peaks BIB

从读 Finn 的书 [1] 开始算,正式接触超跑有三个月了。经过二月份的🔗密集准备[2],我感觉是时候挑战人生的第一场超跑。

这个叫做 12 Peaks[3] 的比赛,总长 56 KM,爬升 3500m,跨越 12 座主要山峰。全部赛程都在香港著名的麦理浩径上,路径修缮妥当,所以是非常 runnable 了。比赛的关门时间(cutoff)是 17 个小时 —— 对不怎么运动的普通人来说,这个时间还是颇具挑战的。

3 月 7 日,和团队 第一次尝试,完赛,耗时 16 小时 55 分 36 秒

经过这次比赛,我重新认识了一下 on track 这个词。

平时做项目,我们经常问 are we on track?可能说的是一种时间的概念。等到山上的时候,on track 就成了一种具体的位置概念了。

恰逢当天大雾,全程的视距都不超过 10 米,大大增加了走错路的概率。

团队成员都是第一次参加这类比赛,无论看距离和爬升,还是看时间跨度,都是在 push limits。为了不被关门,以及减少走夜路,我们最后决定 4 点从家里出发,5 点到达赛道起点。如果按照 17 小时完赛,则会在晚上 10 点到达赛道终点。

一边是空间上的战争迷雾,一边是时间上不同的诉求。作为忽悠大家进坑的队长,压力还是很大…… 🔗行过若干次山[4],还没有哪次如此焦虑。整个 17 小时,非常煎熬,面对各种突发状况,不知道自问了多少次

Are we on track?

北潭坳

从北潭涌公交站出发,一路是缓慢的上坡,到北潭坳,大概 3KM,是第一个检查点。北潭坳有公厕和补水点,位于麦径二三的交界点,是行山者常用的交汇处。

平时我们多是从水库方向去到北潭坳,而这次因为忽略了麦径一、二段,所以赛道沿着北潭路走。在赛程 500 米的位置的交叉口,我还疑惑了一下,看着大大的“麦理浩径”起点牌子,我们却选择了另一条无名路。但跟着两个 Garmin 手表的地图指示,还是比较有信心。

本次的超跑团有六位成员。P 哥,就是我。另外有 T 哥、G 哥、C 姐、L 姐、S 姐。

G 哥当天的目标是刷成绩,所以在北潭涌整顿好后,就先行一步。其他人大概是以完赛为目标,就在后面 “start slow”。

虽然 G 哥的决定很冒险,但当我们走到第一个岔路的时候,从 TrailMe 的 checkpoint 显示,他已经领先了 2KM,看起来状态还不错。

在北潭坳的上山入口,我们遇到了第一位山友。看起来应该是一位本地选手,独自参赛,从后面赶上来。估计他和我们有类似的时间计算,所以出发也很早,5 点前就到达了北潭涌,也就是赛程的起点。我们在起点整顿的时候,就看到他独自一人在徘徊。但也不清楚是因为天黑胆怯,还是因为在等别的朋友,所以没打招呼,我们就先出发了。

我们在上山口看地图,短暂停留了一下,他得以从后面赶超过来。

当天雾太大,且我们出发很早,所以四周黑得很吓人。一个人行山的话,确实需要不少胆量。当时我在想是否邀请他加入我们。但这几年香港的事情很尴尬,语言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功能属性,还带着强烈的身份标签。如果他不能讲普通话,那在我们组里会有 left out 的感觉。我也在想应该用英文开头,还是用普通话开头。但就在犹豫的时候,以及看地图的时候,他和前面几位姐用简单的手势交流,确认路径正确后,就先行一步上山了,我甚至没有听清楚她们说的什么话。

一个人开始超跑,或许是出于🔗即兴[5]但很多前人的经验表明,要想走得更远,最终需要一个团队。所以当我发现这个新的爱好后,就不断拉人入坑。

当你行走的距离很近的时候,方向并不是很重要,哪怕一次的错误,也可以很容易修正。但当距离变远之后,每一个错误判断都会累积,最终造成不可收拾的结果。而一个人的时间、视野都有限,也接受着不同渠道的信息,每当站在交岔路口,要他 100% 地作出正确的判断,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人是常胜将军,就算是一个领域的专家,他通常也会从普通人这里学习到新的知识 —— 这也是 Show Yourk Work [6] 这本书的一个核心观点 —— 非专业的人士,可能会用一种独立、清澈的视角,去看到一个老的问题,再由专业人士去汇总和加工,把一个领域推上新的台阶。

一个 diversified 的团队,更容易保持正确的方向。而每个成员,无论经验多寡,都会在不同的时候,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这是迟早的事情。

确认方向后,我们开始第一段爬升。

"So, we are on track"

水浪窝

水浪窝是赛程的第二的关键检查点,大概在 12K/ 56K 位置。中间要经过两次主要的爬升,以及接近末尾的速降路段,大概有 4-5K 的距离是普通小径,属于超跑人口中的 “Runnable” 路段。

从北潭坳出发后不久,我们发现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就是 TrailMe 显示 G 哥的位置,从原来领先大部队 2K,逐渐降到了 500m。

看来,爬升真的可以磨平速度上的差距。虽然我早就知道这一事实,但亲身感受还是很不一样。

有的朋友听到 56K,可能会不以为然,其实也就是一个马拉松,稍微多一点点的距离。但在这个距离上,加上 3500m 的爬升,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 12 Peaks 的备赛过程中,看到了这个 台北 101 登高赛[7] —— 单纯的垂直 500 米爬升。经过主持人的讲解,突然有了灵感,发现了一个远距离越野跑估算时间的简单方法。

我们可以把整个赛道拆解成水平和垂直两个分量。以 12 Peaks 的数据,就是 (56K, 3500m)。水平的速度,可以用 6K/hr 来估算(或者 10min/k 的配速);垂直爬升速度可以用 500m/ hr 来估算。

所以 12 Peaks 普通人的完成时间是: 56 / 6 + 3500 / 500 = 9.3 + 7 = 16.3 —— 和官方的 17 小时关门时间非常接近。(实际还要加上补给和大休的时间)

这里选择的平路速度 6K/hr 或者垂直 500m/hr,是一个基线。显然很多身体不差的人,都可以在短途中大大突破这个速度。但在超跑中,距离会抹掉平日训练积累下来的优势,最终每个人都会 fall back 到一个基线速度,只是什么时候的问题。哪怕是在 UTMB 这样的顶级比赛中,我们也会看到很多人是撑着杆子走路完赛。退一万步,就算是马拉松,最后蹒跚走完的人也不少,以至于村上村树在 *跑完* 若干马拉松后,非常自豪地给了自己一个 Never Walk 的标签 [8]

有了以上拆解后,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公式,来估算自己完赛的时间。

作为越野跑新手,在爬升面前,就不要多想了。你可以在一两座山峰,突破 500m/hr 的速度,但我们这里需要的,是一个你能保持十几个小时不停歇的爬升速度。所以,作为没有天天练山的普通人,用 500m/hr 就好。

但能够参加这样比赛的人,哪怕是第一次,想必也有规律的运动,至少有练过路跑。如果完全没有路跑经验,那么 6K/hr 的基线就很合适,差不多是普通人能够长时间快走的速度。如果有路跑经验,且平时用各种软件做数据记录的话,就可以用自己的 Endurance 区间来估计了 —— 大概是心率 120-130 的位置(但每个人不同)。

比如一个常规的马拉松运动员,在 40K 的距离,可以保持 6min 的配速(10K/hr),那么他完成 12 Peaks 的估算差不多是:56 / 10 + 3500/ 500 = 12.6 —— 虽然没有正式跑过马,但根据 Strava 上的记录,这差不多是我给自己打的底。

当然,从一个 safe estimation 往上推 10%-20%,是有可能的,取决于当天的状态、天气、各种意外因素,所以我的最佳完成时间可能在 10hr 到 11.5 hr 之间。

这套推算方法很简单,在赛程中也可以心算 ETA,比 TrailMe 上的汇报更准确(它忽略了爬升)。从这个方法,我们也看到一个重要的事实:除非付出大量针对性的训练,普通人不要对爬升有太多幻想,提速都靠平路(或者下缓坡)

在之前的笔记“🔗天生跑者[9]”一篇中,我们也有提到,超跑这项运动,女性和男性的完赛时间差距非常小;甚至不少比赛中,女性的完成率是远远大于男性的。顶级超跑运动员 Scott ,在研究许多女强人的案例之后,总结到:

In ultrarunning, the mountains and willpower equalize the genders.

- Eat and Run, Scott Juerek

这第二段大约 10K 赛程,所有人都渐入佳境。我和T哥在后面聊天,不动口的时候、可能会动一下脑;几位姐在前面领路,一路蹦蹦跳跳;TrailMe 显示,G 哥已经过了第二处爬升,我们的差距从入山的 500m,一下拉到了 5K。

就在我们沉浸🔗当下[10],忘记时间和空间的时候,领队第一次上了错路。

这是一段去水浪窝或北潭涌的岔路。由于麦径的指示牌呈现一个双箭头,而雾太大加之视角问题,我们看到了一个反向箭头,于是走了错路。好在 S姐的手表发出了 Off Track 警告,只走出了二三十米,就得以纠正。

"Fortunately, we are still on track"

沙田坳

第二赛段是从水浪窝到沙田坳,大概 15K 的路程。

这段风景极佳,但平时游客较少(相比后面的狮子山一带),所以深受越野跑群组的喜爱。然而,这天雾太大,看不了风景,更是完全不知道走到哪里了。但这也带来一种新奇的体验,整个 17 小时的赛程,几乎完全脱离的城市。平时行山,走到高处,总会忍不住眺望一下市区,看那平日作为蝼蚁生存的地方,享受短暂的超脱。雾的包裹,带来一种特别的安全感,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了眼前的路径,以及身边的人。

我们这个团的成立时间非常短。从二月初逐渐忽悠大家进坑,成立备赛组开始,差不多一个月。中间进行过两次 16K 左右的拉练,算是体能摸底。

正式赛前,我们估计的 safe goal 是 19 小时,reach goal 为 18 小时,而 17 小时是一个 stretch goal。然而,一碰到山路,大家的拼搏精神就上了头,目标变成了在关门时间内完成,即 17 个小时 —— 这还要包括补给和大休的时间。

经过弯曲山之后,团队的能力栈就愈发分化明显。有的人适合上坡,有的人适合下坡,出现速差,在不同的路段相互牵拉。在训练局中,这是好事,可以取长补短;但在正式赛中,这会产生过度消耗。

一个团,如果决定一起走,应该有一个坚定、唯一的目标时间。团队成员可以换着领队,但应该保持均衡的行进速度 —— 显然这个统一的速度,对有的人来说不过瘾,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又是极具挑战。

如果大家总会在一些关键点汇合并等待,那暂时领先的一两个身位,并不会对比赛结果造成任何影响,反而会增加他人的心理负担 —— 如果已经确定是要团队完成,那速度会由最慢的一个决定。

其实,就像在 🔗偶遇[11] 篇中记录的那次 “比赛”,能够在几十公里的级别 cross over 若干次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这种情况下,必然有一方不是用最佳配速方案(也许双方都很糟糕)。当大家都是最佳配速在行进的时候,通常只会有一次见面的机会。

所以,除非是尿急等特殊情况, “跑到前面等” 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一个团队,需要维持在视野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 on track/ off track 了。如果有人迷路了,当反应过来的时候,可能就拉开了非常大的距离。因为大家默认了有人前有人后,不会特别警觉,所以发现丢人的时候就晚了。如果没有手机信号,这时候的同步成本就很大。你是假设他在前方,继续行走?还是假设他迷路了,但调整好了正追过来,所以原地等待?又或者他迷路了,还没意识到,需要倒回去找一下? ——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只会让完成时间的期望值进一步加大。

这一段开始,感觉心累了。我不断看表,不断问自己:

Are we on track?

从水平距离和爬升来看,我们的时间一直 17 小时的 projection 上下。但是,更科学的目标可能是 18 小时。我几次尝试跟大家沟通,想重新统一一下时间,未得成果。

如果 18 小时都能完成,为什么不再快那么一点点,跑进关门时间呢?

“就差一个小时而已” —— 只有被大山教育过,才知道这个“而已”的想法有多么危险。

安全第一?那要用别人的梦想做代价吗?

圆梦?要用牺牲一部分人为代价吗?

就在我第二次仔细盘算的时候,L 姐从后面赶上来,吓我一大跳。在我的缓存中,L 姐应该早就冲在前面了。当时因为距离沙田坳只有 2K 左右,风险较小,所以我让 C 姐、S 姐、T 哥先走,我降低了一点速度打个电话。也就是因为这个降速,等到了 L 姐,否则可能一大群人拼命往前赶,想追上想象中的 L 姐……

自己参加比赛,是突破身体的极限。但背负别人梦想的时候,是在突破心理的极限。

我想起了 Scott 为 Brian 做 pacer 那一次,他思前顾后:

I became Brian’s second brain, cajoling, sweet-talking, demanding when I needed to demand. Within 12 miles we had passed everyone. ... I did what I knew how to do, which was to push him as hard as I could, but making sure it wasn’t too hard. ... I had him drink at aid stations. There was never a point where I thought he wasn’t getting enough water or was getting too much...

-- Eat and Run

Scott 是 Western States 100 的 7 次连续冠军…… 2006 年时,他接受了好友 Brian 的邀请,作为他的 pacer —— pacer 不仅要负责速度,还要观察 racer 的状态,保证他进食和饮水,甚至做一些 chitchat,保持 racer 的清醒。

这个故事后来的结局,令人咋舌。在距离终点 300米的地方,Brian 倒下了,被扶起来后,仍然无法自主行走。Scott 和另一位朋友扶着他走完了最后的一圈操场赛道,最后得到了官方的 DNF(Do Not Finish) …… 而当年的冠军,在 Brian 之后 12 min,才到达终点。

可以说超跑是一项残酷的运动…… 正因为规则的残酷,所以它也是测试人类极限的运动。了解自己的极限,并且推到极限,是运动员的终极梦想。然而,就像 Scott 说的,把自己推到极限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为别人的梦想负责,却要厚重许多

赛前的仓促准备,也就是两次摸底测试,鼓励大家日常锻炼,每天带货增添装备。不过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赛程中,能够帮助大家的,就是降低重量了。当距离和爬升上来后,哪怕是一瓶 500ml 的水,也会对完赛时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曾经多次独自“割青蛙”(横穿港岛 22K),深刻地体验了配重的影响。1 Kg 的差距,可能导致完成时间浮动 10%。

所以,虽然装备清单要求大家带跑步背包,但当天我自己却选择了大容量的行山背包。在水浪窝补给的时候,我把包打开,提议大家把后面 15K 不会立即用的东西放进来。几位姐评估之后,分别把外套、水、食物放了一些过来。T 哥是满装上路,但偶像负担太重,不肯分一些出来。

整顿好后,几位姐状态都不错,蹦蹦跳跳就来到了沙田坳。

T 哥有一些抽筋,但借助行山杖,还能坚持,体育精神着实可嘉。

L 姐一直在前面拉配速,又神乎其技地出现在后面,可谓有惊无险。

8.5 Hr,团队到达沙田坳。

时间和距离,都刚好一半。

"We are still on track!"

狮子山

如果要 17 hr 完成的话,我们应该是不停下来的直接走了。但面前的狮子山,又是一段不小的爬升,而第二赛段大家相互牵拉,已经耗去不少体力,我想还是停下来大休。

虽然口头上说,不会被关门,但心里明白,被关门几乎是定的,而且就差那么一点点。

洗手间,餐蛋面,香蕉,鱼蛋,换水,每一个动作,都在不断巩固被关门的预期。我想,也许后面看大家状态,可以在平路拉一些时间回来,但也不急这一会了。

就在我们吃午餐的时候,前方传来 G 哥膝盖受伤的消息。这个晴天霹雳,对团队士气打击也不小。毕竟是一起出发的人,这就退赛了?我们合着给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微信给了 G 哥。但在大山中,别人看不到实际状况,最终还是需要自己评估,拿主意。G 哥表示不想退,继续向前走,我们看 TrailMe 的轨迹,也在移动,但慢了不少。也许会在城门水塘附近汇合,可以一起完赛。

也是经历了这个事件后,我决定将救生毯加入强制装备列表。这是一种绝热材料做的薄毯,折叠起来不到餐巾纸的大小,但打开后,可以把一个人完整包裹住。当遇到意外时,哪怕要等直升机,也是动则数小时,这时候失温的风险就很高。平时你不会对失温有概念,但它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 —— 只差摔一跤而已。行山者一旦失去行动能力,身体的热量供给就会大大减少,失温风险随着海拔提升,还会因为降雨、降雪等天象进一步加剧。

而另一边,虽然大家愉快地吃着午餐,我也是捏了一把汉 —— 除了 T 哥身上有充足的现金,S 姐有够个人补给和打车的少量现金,其他人都没钱……

我平时都会有现金,放在跑步背包的隔间里。在赛前的 checklist 中,也有一项明确列出是要带足现金。结果当天巧了,我没有用跑步背包,用的是 60L 的行山背包。因为空间足够,就没有单独拿现金出来,想着直接放钱包进去就好。鬼使神差,出门的时候一慌忙,就忘记了放钱包……

如果说有什么教训的话,就是准备、准备、再准备

两个小时以下的,可以不带补给。五个小时的,主要是靠体力。十个小时的,是计划。二十小时的,就是各种变化。

超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在周密准备的前提下,不断应对各种突发的状况

准备好的,尚且会遇到很多阻力,最后退赛、关门,惜败咫尺。更何况准备都不充分的人呢?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 《孙子兵法》

这时候,又会恨香港太不争气,都 2021 年了,还得靠现金活着。如果是在大陆,只要有手机,基本死不了人,微信、支付宝,随便上。

但你要怒其不争的话,前面却摆着代表香港精神的狮子山…… 也是多少代人的汗水,造就了今天这座城。即便经历了最近几年的动荡,还是当之无愧的 Asia's world city 。年轻人再不务实的话,不知道这老本能吃多久。

我们匆忙吃完午餐,向狮子山进发。

由于是打卡胜地,所以游客众多。这段路是一定不会走错了,但我们的 time projection,已经在关门之后。有了这个预期后,我倒是更加轻松了,想着安全走完为目标。而由于 G 哥的教训,在接下来的路段中,团队不再牵拉速度,大多数时间都在视野范围。

经过笔架山后,我看大家状态都不错,就提议小跑一段,核心标准是用自己不会感到酸的速度。如果感到酸,则要降速或者立即停止,不用不好意思。因为一旦过了临界点后,乳酸的积累会持续影响后续发挥,团队需要更多的等待时间,那还不如早点休息。在 🔗Bramble 的论文[12]中,有一张能耗图,非常有指导意义。简单说就是慢跑比快走的能量效率要高。所以一旦跑起来,哪怕是最慢的速度,也会比走动时快 30% 左右,这个差距,在 2-3 KM,就可以拉回 10min 的时间。

我们一路小跑,向九龙水塘方向前进。

一切渐入佳境。

"We are on the track, ... but for time, we're off track already."

金山

从狮子山,经过笔架山,下到九龙水塘,就是金山公园。

这是一段非常轻松的郊游径,以猴子众多闻名。喝水、进食、玩手机时,一定要避开猴子。游客被猴子抢走物品的新闻,时有见报。

快下到九龙水塘的时候,遇到一个很特别的“岔路”。

其中一个方案,是横穿马路,则可以直接下到水塘。

另一个方案,也就是官方方案,是从 100米开外的天桥过马路,这样就会多出 2 分钟…… 想必组委也是为了安全起见,所以专门用邮件提醒大家,走天桥过。

如果放在平时,可能很难忍住穿马路的动机。只要看到没车,不过就是两三跨步的问题。然而,当这个选择放在 长大 56K、17 hr 的赛程中,则非常简单 —— 绕路。

我想起了一个统计,说官员越老越容易贪腐。因为当退休时间临近的时候,风险成本就显得更小,所以整体的 ROI 会比较高。但还年轻的时候,他知道这是一辈子的事情,一旦逮住这辈子就完蛋了,所以更倾向于保守行事。

只有足够遥远的路途,能让人放弃投机的念头

我们绕路从天桥过马路,在九龙水塘做好补给后,向金山进发。

走到金山脚下,又遇到一处岔路,我和 S 姐的表都指示了爬坡,结果一行人错上 Wilson trail。这段本不需要的爬坡,给原本已经疲惫的身体,加了一层负担。从岔路回来后,经过队友提醒,我仔细看了下石碑,果然卫径和麦径的小人长得不一样……

Devil in the details...

虽然我们现在有智能手机,甚至智能手表都可以导航,但许多超跑赛事还是会有路标,有的甚至会把地图作为强制装备。我想,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用更原始的方法辨认方向。比如,某次 UTMB 的比赛,一位选手出现严重幻觉,以为自己是组委会派来清扫路标的人,于是一边跑一边收起路标…… 如果你恰好在此人后面,手机又没有电了,就需要靠预先对路线的研究,借助周围的参考物以及太阳,去辨认方向……

平时注意观察路标和环境,建立自己的天然导航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经过了这一小插曲,但我们很快纠正方向。

"Back on track!"

针山

从金山下来的途中,得到 G 哥退赛的消息。原以为本来还有 2K 左右,就可以汇合,这下倒不知什么时候能再见了(直到三周以后)。

但毕竟俗话有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及时退出和总结,来年还可以去个 UTMB。全世界多少好山,玩完超跑还有铁三,TDG 和 Kona 等着。要是搞废在香港的山上,可就得不偿失了。

G 哥退赛的消息,再次动摇士气。C 姐说,原来一直想不被关门(17 小时),但现在觉得能走完就可以了。T 哥不断抽筋,需要停下来休息和补盐。S 姐和 L 姐都摔倒过,好在伤得不重。感觉整个团,都出过一遍状况了 —— 除了我。

大家沉默地向前走。

突然,一个始料未及的情况 —— 我敢打赌,在所有超跑比赛中,应该都是“不可能事件” —— 我差点吃下一块肥皂!

那是来自 12 Peaks 选手包的一个东西。一个黄色包装的褐色玩意。因为选手包的其他东西都是各种食物,我就默认它也是食物了。更要命的是,整个包装上,只有日文,连英文都没有,更不用说中文。对于一个走了38K 的人来说,还有什么细节可以去注意呢?

我当时特别饿,就翻包里有什么东西,拿出来端详了一下,没看懂,感觉是巧克力吧,就打开,然后咬了一大口下去。结果咀嚼了几口,一种烧碱的味道袭来,感觉不对劲,立马吐了出来,然后开始漱口。

结果就是,从金山到城门水塘的一段,我没有喝一口水下肚,整个水袋全部用来漱口了,一路吐了不少水出去。最开始的几口,吐出来都是泡泡…… 如果不知道的人看了,可能会吓到,还以为是羊癫疯之类的。

教训,又是准备、准备、再准备…… 出发前一定要再三检查背包,看不懂的东西,千万不能往包里放。所有食物、装备,都要在赛前试过,不要在比赛途中研究……

所幸当天气温不高,连续 2K 不进水并没有太大影响,最后安全到达城门水塘烧烤场,同团队进行补给。

接下来,便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针山了 —— 由非常多的石阶组成,爬升大约 400m。

初入针山的时候,遇到两个毅行的人,从后面赶上来。这是全天第三次有路人和我们搭话。上来的是一男一女,大约 40 左右。女的看到我们,特别激动,说:

我们本来都不想走了,结果看到你们拄着拐杖(登山杖),都还在向前面爬,特别感动,于是也决定继续上山。

此时的我们,已经是满身尘垢,眼里充满血丝。但我扫了一下两人,特别 fresh…… 这让我很诧异。哪里来的神仙,可以在 40K 之后如此潇洒?

经过交谈,再脑补一些信息,大概知道了原委。其实今年的毅行也是虚拟赛,并且可以分段完成。他们头一天已经走过前半段了,后来喝酒喝多了,所以起来比较晚,今天是从六段开始,走到城门水塘后,感觉宿醉,就想退出。然后镜头就切换到我们一行人。我们“身残志坚”的形象,特别像“毅行者”,感动了他们……

我想说,哥子、姐子,咱这是两个不同的比赛,我们有关门时间的,要跑的,一次过的,我这是登山杖,我腿好着呢,但是得为后面储存能量啊……

但是实在说不动了。真正的超跑运动员,在赛程后面,会希望省下哪怕说话的力气。就像 Scott 描写 Western State 2016 年,他加入 Brian 时候的状态:

He didn’t say anything, because runners don’t talk much. They want to conserve all their energy for the race. But I talked.

-- Eat and Run

同时,也感觉没必要去 clarify 这些细节。有人想 cheer up 我们,也为旅途增添了不少乐趣。就让错误的美好继续美好吧。

简单告别后,两位毅行者超过了我们,消失在针山中。

我想起 Dean [13] 在跑 The Relay 的经历。这是一个 200 miles 的比赛,从名字就看出来,是由一组人完成的接力赛。一个团队有 12 个人,所以每个人大概是 26K 的距离,并且是交替来的,每 5miles 后,会由组委会用摆渡车接送到下一个点。Dean 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 —— 他一个人跑 200 miles……

在赛程的后半段,陆续有一些团队超上来,他们可能是跑最后一棒(5 mile),非常 fresh,正在 finish strong。看到蹒跚的 Dean 后,会友好地给他加油,类似 “老铁,挺住,这是最后两英里了”。Dean 就在心里苦笑,没有人知道他是跑了一百多英里后,才和他们遇到。当时第一名的队伍,从后面超上来的时候,感觉非常疑惑,说他们并不知道有其他团队还在他们前面,就问 Dean 是哪个队的。这个问题纯属意料之外,但 Dean 也没有精力多说,就回复说 “Dean”。年轻人到了 checkpoint,看到在等待 Dean 的 crew,才知道整个故事。当 Dean 也经过 CP 的时候,他欢呼起来:Team Dean ! Team Dean ! 于是周围的人也跟着欢呼。

这个故事我印象非常深刻。与我们偶遇的毅行者,可谓异曲同工。

有的时候,我们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了一些人,便假设我们拥有类似的过去。这就会导致许多不切实际的期望。“你怎么连这也不行?”、“难到……就……?”、“加油啊,过了这段就好了!”

其实,大家可能根本就不在同一个赛道上……

爬坡确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你是刚刚出发,而他已经走过了 40K,能一样折腾吗?

你冲完这段就要休息了,而他前面还有 100K 要走,能一样折腾吗?

"Everyone on the same track. Everyone in a different course."

草山

从针山下来后,天已经完全黑了。一行人打着头灯,向草山进发。

T 哥抽筋已经到了临界点,吃完了最后一剂药。我让三位姐先走,我们在后面评估状况。

最终,感觉前进的风险还是太大,后面大概 10K 加 800m 爬升,没有任何退出点,如果卡住真的只能叫直升机了。正好在针山和草山之间,有一处路况良好的退出点,只有 4K,都是下坡,并且是石屎路。于是 T 哥就此退出。

我们走到分叉路口,驻足良久。我一阵 shock —— 搞什么,这个时候还来电车难题?

一边是已经受伤的 T 哥,一边是装备参差不齐的三位姐……

在这个大雾笼罩的晚上,一个人行走的心理挑战确实不小。(后来知道 T 哥给老婆每 10min 打个电话,手动做 live track……),但是如果先把 T 哥送回水塘,再回赛道的话,肯定是赶不上另外一队的。爬升几乎决定了我们的 gap 会一直持续到大帽山顶…… 所以,我回去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等于直接退出了。

而另一边,三位姐只有一个头灯,还是我早上给的…… 那是我的第一个头灯,从来未换过电池,不确定电量还剩多少。我也是恰巧比赛前两天,经过一个清仓店铺,看到电筒,就买了一个,所以得以多出一个头灯给她们……

另外,我包里有备用电池,一些在沙田坳存留的食物、水,还有两件衣服…… 大帽山是香港最高峰,常年大风,入夜后会有失温的风险。

在这体能耗尽的时候,大家的内心剧烈活动着。

这种状况,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第一次吧。

但 T 哥这边也没多说,大家心照不宣,独自撤离了。

电车难题解决。然后我开始追三人。

从后来的 tracker 记录来看,这是我当天心率最高的时候。一是处于爬坡路段,消耗比较大。二是,真的特别怕……

当时完全看不到前路,就连转弯处,也是走到边了才能看到轮廓。无论如何加速,前后都完全看不到人影,让我很焦虑。我好像回到了中学时代,脑袋里快速计算着“追击问题”,小心翼翼跨着大步。路边的丛林中,又时不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有什么动物。说来我分出头灯,留下手电,也是太巧了 —— 相比头灯,手电的好处是,它的方向不用和视野一致,于是我一边跑一边用手电扫射四周,偶尔看看身后……

当我途径铅矿坳与草山交叉口时,又一次走错路。但直觉说不对,于是立马查看手机,纠正回来!

"Almost off track..."

燕岩顶

快到草山的时候,前方出现了微弱的灯光。三人的轮廓逐渐清晰。终于追上了,我如释重负。

简单交流了下情况,大家继续前行。

沉默占据了大多数的时间。

随着 G 哥和 T 哥退赛,团队的士气也下降到了临界点。后来覆盘时,S 姐也说,如果我不追上来的话,或许当时会止步铅矿坳了(离终点 8K)。

从草山下到铅矿坳的一段还算顺利。部分得益于我们提前做过一次练习,走的就是这段。当时的一个想法是,正式赛可能会在晚上走这里,提前熟悉一下路况会有帮助。看来是没错。

在铅矿坳补给后,就沿着麦八朝大帽山方向前进。接下来的路段,是我认为整个赛程最具挑战的部分。通往燕岩顶的路,由许多不规则的大石头构成,不是砌好的石阶。这就导致有许多不同的路径,可以通往目标的方向。

如果说在白天,这并不是一个大的问题,可能一眼就看出这些路是等价的。但在晚上,加上大雾,就令人感到困惑,怀疑会不会走错路。我们不断停下,看表,看手机,确认方向 —— 当已经走了 50K 之后,我们已经承受不起再一次走错路的代价了。

这时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路径本身上,没有人再计较时间了。而登顶大帽山,成为了目前退出的唯一选择。哪怕想退赛,也不得不继续往前。

由于我把作息改成了 957,所以已经到了睡点,一路上不断打哈欠,为大脑输送更多的氧气。

超跑,会剥夺人体的能量、水分,进一步剥夺睡眠,直到你感受不到身体的存在,成为一股流动在山间的意识。

All it takes is all you got.

-- MARC DAVIS

我开始尝试讲一些我从书里看到的故事,想保持大家头脑清醒。然而,超跑的故事,大多数是恐怖故事…… 于是屡屡被叫停。

这一段没有铺好的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际上也有很多路…… 我们不断做着简单的选择,但又每每停下来看 GPS,对每个选择的结果战战兢兢。

所以,有时候选择太多,也未必是好事。

"Actually, where is the track?"

四方山

到了四方山后,泥路立刻变成了石屎路,前方是大约 150m 的爬升,以及大概 350m 的速降,最后的 6K,就到终点了!

我看了下表,大概有 1 hr 左右关门。于是,终于可以抛出一个我酝酿已久的计划。之前怕过高的期望影响大家的状态,所以从麦八入口一直憋着没说。

由于之后的路段全是水泥路,没有什么风险,所以三位可以 auto pilot 了。而最后剩下的路段,从数据看已经到了我的能力圈范围。于是我提议将背包转给三位姐,交待了备用电池的位置,然后我轻装上阵,做最后的冲刺,看下是否能不被关门。

经过简单的整顿,我立马上路 —— 这已经到了争分夺秒的地步了。 6K 的路段,放在平时,或许只是一个 recovery run。但在 50K 之后,加上黑夜、大雾,就完全是另一个状况了。

我撑着杆,开始冲坡。

因为雾太大,所以带头灯的话,会导致眼前的雾气反光,什么都看不见。我只好把头灯取下来,拿在手上,这样可以勉强看清楚前面2、3米的位置。

好在这段水泥路曾经是车行的,所以有导航线。我就跟着导航线走,到达了雷达站,也就是香港最高峰 —— 大帽山顶。

从这里开始,将是全程速降。

我开启了“🔗当下[14] 模式”,不再看表,不再关心时间和距离。因为走过一次探路局,所以后续的路径都已经印在了脑袋里。

我收起了杆子,拿在一只手上,突然感觉像一只猴子,耳边想起了《西游记》里熟悉的音乐: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Don't ask where the track is. It's right under your feet."

大帽山

当 Finn 采访 Zach,问他是什么激励他进行超跑,Zach 的答案是:

It’s the closest we can get to flying

-- Zach Miller

从大帽山顶下来,我逐渐有了 flying 的感觉。

3:40am 起床,召集团队,行了 50K,爬升 3500,遇到各种状况,身心疲惫。

现在,终于一切落定,我只需要为自己负责了。

我发现我的脚踝还有一定的弹性,一路跑下来都很轻松,而 TrailMe 的 checkpoint,在手机一个一个响起,好像夹道欢呼的人群 —— 在 UTMB 的赛程中,这或许是每位选手的 highlight,观众的热情无不激励着他们 finish strong。但我的视野中,看不到一个人,只有 TrailMe 在每个 CP 的鸟叫声。

我的眼睛也逐渐适应了黑夜和大雾,可以看到 20 米左右。

但白天感觉很短的大帽山道,似乎被无限延长了,一直不到头。

下到一半的时候,遇到两位跑 Victoria 360 (一个 360K 的比赛)的选手。他们正在蹒跚前行,但听到后面的脚步声,分别向两边让开,给我敞开一条通路。

我还在 finish strong 的情绪中,毫不客气地领了一个“承让”,经过时给他们一个 kudos,喊到: You're doing great! See you at the end!

其实,当时我以为他们是跑 12 Peaks 的。直到到了终点,遇到一个做 support 的小伙子,交流下来,才知道这两人是跑 Victoria 360 的…… 一个 56K 的人,给跑了 360K 的人加油…… 那时,我觉得特别可笑。又想起了给我们加油的两位毅行者……

其实,我们真的无法理解别人经历过什么,正在经历什么,将要经历什么。

但那是后话。

我秉承着 finish strong 的念头,一路飞奔,经过了禾塘岗停车场,进入小路。

Bang!

前面没路了?

我当时心里一万头草泥马奔过。

就在最后一公里,正在关门时间十来分钟的时候,走错路了?

记得之前备赛的时候,朋友说我很认真。我说,其实我一直很认真,就是老被命运开玩笑……

这不,又来了一次…… 巨大的玩笑。

超跑界有三个字母,是每个人都不希望看到的:DNF —— Do Not Finish。

不管因为你是什么原因,不管你是在第 10K 退出,还是在最后 1K 退出,如果没有在关门时间内完赛,都是 DNF……

我拿出手机,查看 HK Hiking Trail 这个 App。

Bang!

我竟然站在没有标注的地方?我身后明明有路,但在地图上并没有显示。

我开始后退,直到回到 App 显示有路的位置。天啦,旁边真的有一条岔路。我刚才跑过的时候竟然完全没有看到。如果是白天,或许真不是问题,会停下来研究。但在晚上,就直接略过了。

我想起了 Finn 和 Dean 的书,他们都有提过不少走错路的经历。其中,Dean 在 The Relay 总共 200 miles 的比赛中,于 195 miles 的时候走错路…… 而 Finn,也在一场 UTMB 积分的比赛中,错过最后一个 checkpoint 被罚了时间。

相比之下,我不过是走到了一个观景台……

我不确定这一个折腾损失了多少时间,不再看表,沿着最后的路段继续下降。这是一段泥路,由于头一天的降雨,还有些许湿润,时有水坑。我小心地踏着两边走,用行山杖打掉挂在路中间的蜘蛛网。

我聚焦在眼前的2、3米路,忘记的时间,忘记了位置。

突然,眼前出现了石阶,我知道这是最后的路段了。

我一步两梯 —— 自从练了前脚跑法后,开始喜欢下梯 —— 不一会就来到了终点 —— 莲姐茶水亭。

我一看表:耗时 16 小时 55 分 36 秒。离关门时间 4 分多钟。也就是如果再慢 4 分钟,就会 DNF 了……

"Close enough, but definitely on track!"

莲姐茶水亭

由于轻装上阵,我的最后 6K 没有食物和水。到了终点后,已经是虚脱的状态,需要马上找点吃的。12 Peaks 的组织者,有准备 snack coupon,可以到莲姐茶水亭兑换小吃和水,但也放在背包里了,而背包还在后面姐们手上。

当时身无分文,特别绝望……

我上去沟通,能不能用八达通、能不能用支付宝、能不能用微信、能不能用FPS(转数快)、……

答案是,通通不能…… 只收现金……

就在我万念俱灰的时候,莲姐说,你先看要什么吧,下次经过时再来付款就行。

马上泪奔了,我要冰可乐!鱼蛋!烧卖!

吃完喝完,我把碗还了,倒回去接队友。

一路上,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你说佘账这事,我们小时候也干过,但好歹人得留个姓名,记住张脸。她没有问我是谁,也没留手机号,就这样?这也行?

由于这几年在香港经历的一些事情,我已经对信任二字产生重度怀疑…… 没想到,在山上,还保有这种原始的信任。

我感觉身体就像重新充电一般,再跑 10K 也不是问题,一路小跑向大帽山顶方向行去,接我的队友。

不一会,远方出现了微弱的光。接着是一阵欢呼。

第一次超跑,完赛了!

On Track?

当距离上来之后,方向远比速度重要。一次错路的成本,会是巨大的。哪怕及时纠正,但心理的消耗,也会影响后续的发挥。所有小的失误,都会累积下去,在你意料不到的时候,变成一块绊脚石。

所以,

埋头做事,抬头看路

On track? Are we?

REFERENCE

[1] A. Finn, The Rise of the Ultra Runners: A Journey to the Edge of Human Endurance. Guardian Faber Publishing, 2019.

[2] 密集准备: https://mp.weixin.qq.com/s/ai3x1SQZUnHECIRjLYKftQ

[3] 12 Peaks: https://www.the12peaks.com/

[4] 行过若干次山: https://mp.weixin.qq.com/s/W3Zx3tQVjQjcj_w6-0YtJA

[5] 即兴: https://mp.weixin.qq.com/s/wdgrDquTs0jGGntynRhaVw

[6] A. Kleon, Show Your Work!, Illustrated edition. New York, NY: Workman Publishing Company, 2014.

[7] 台北 101 登高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H57uln61AM

[8] H. Murakami, 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 Vintage, 2008.

[9] 天生跑者: https://mp.weixin.qq.com/s/QGSI48BA5i1QqlPb1movPQ

[10] 当下: https://mp.weixin.qq.com/s/AO5nyfFR1_iUN_NnStN48w

[11] 偶遇: https://mp.weixin.qq.com/s/HuA1hWIs-YkNkwJLj63TzA

[12] Bramble 的论文: https://mp.weixin.qq.com/s/QGSI48BA5i1QqlPb1movPQ

[13] D. Karnazes, Ultramarathon Man: Confessions of an All-Night Runner, Reprint edition. TarcherPerigee, 2006.

[14] 当下: https://mp.weixin.qq.com/s/AO5nyfFR1_iUN_NnStN48w

博闻 | 明察 | 躬行
心法 | 手艺 | 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