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这篇全是鸡汤。

以下内容来自和不同人、在不同时间的讨论,观点或许有冲突。

路途

未知的路

结论:纸上得来肯定浅

在越野跑以前,我对行山只有距离的概念。一听 20K ,那肯定比 10K 难,所以第一次看到百公里比赛时,觉得这就是 2.5 个马拉松的难度。既然每年一个城市有数万人能完成马拉松,那能驾驭百公里的人,应该也不少吧。

经历了 12 Peaks 的比赛后,才认识到爬升的威力,并且总结出大概 100m 爬升相当于 1K 跑量(对专业人士是 500m 跑量)的估算方法。

后来每次出发前,我都会用 🔗HK Hiking Trail[1] 来打路线,主要关注爬升数据。然后用我的方法来估算完成时间。

结果没多久,就被打脸了。

一次是“烧鹅跑”,地图数据是 21K/500m。我研究过后,信心满满,把路线分成三段。第一段以控制心率为目标(endurance),第二段以保持速度为目标(tempo),第三段的距离和爬升都在能力区内,准备直接跑出极限(vo2max)。

比赛当天,跑过了第二段后,发现累积爬升已经 500m,心想,爬升完了。正好遇到下坡,就开始冲。结果越冲越不对劲,不一会就上个坡,再一会又上个坡。越跑越累,直接 fatigue 了,然后改成走的。到终点后,发现累积爬升 900m,和地图上查的 500m 相比,几乎翻倍了!

然后我又想起 12 Peaks,在 HK Hiking Trail 上看来,爬升有 5000m,但实际跑表测过来只有 3500m。

所以,对于未知路段,我倾向自己先走一遍,用自己的跑表来实测,再确定难度。虽然大家的装备都有误差,但毕竟正式比赛的时候,会按照自己的表来分配体力,实测一下,哪怕有绝对误差,也是一个 "apple to apple" 的状况,相对仍然有意义。

除了路况外,天气也打了我一次脸。

那是第一次尝试 “割鱼” (大屿山两极纵走 50K/ 3000m)。最初的计划是,从北极出发后,背 5L 的水,可以走到昂平(30K 左右)再补给;最不济的情况下,也能走到大东山营地(22K左右),用滤水器补给。

当天正好遇到了春夏切换,气温骤然升高。而初始的一段,需要暴林,费了很多体力。结果走到 4K 左右,就已经喝完了 5L 水,只有被迫从二白坳下到榆景湾补给,也不敢再上老虎头,沿着海岸走梅窝,再次补给。一路上汗流如柱,直到过了昂平后,天色渐暗,才进入节水模式。再往南继续推进 10K 后,遇到两条蛇,打了无数蜘蛛,心力交瘁,在还剩 5K 的地方退出。DNF。

被打过多次脸后,我承认理论不靠谱,必须实测

就像大家看到 Strava 上很多记录,乍一看似乎是一样的,但不同上山的方向,不同路况,不同气温,不同湿度,不同行装,导致的难度千差万别。

放到职场,就是最常见的一个错觉,叫做“他行我也行”

不要轻易觉得 senior 是吃白饭的,老板天天开会什么事都不做…… 换个位置,你真不一定行。对于没有亲测过的事情,还是保持敬畏和学习的态度比较好。

巅峰和深渊

结论:在到达下一个巅峰前,可能会有多次下降,务必节省体力

当面临未知路段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对情况有所误判。有时候,看到不远处似乎是目标的山峰,近在眼前,就开始加速。结果等上了当前的小山峰后,发现接着是下降,再从山沟中继续爬升。在到达目标前,已经几番大起大落。如果在最后登顶前,体力已经耗尽,则意志也容易消沉。

在走过环船湾郊游径和八仙岭后,对此有了切身体会。一路上上下下,远远看到尽头却走不到……

所以,如果目前是在爬坡中,请务必节省体力。因为你不知道这一波爬上去后,迎接的是一个更高的山峰还是更深的山沟。

在职场中,人一辈子可能会换 5-10 份工作,经历不同的角色。虽然一路上,自己的技能和经验都在提升,但总会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比如政治、经济、金融、行业、公司的变化。一路顺遂,不断攀升,恐怕是个小概率事件。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才能“穿越牛熊”,最后到达巅峰。

无聊和重复

结论:走同样的路,接受重复;看不同的景,不再无聊

我的超跑之路,是从行山开始的。大多数同学可能有类似感觉,就是山上没那么无聊。如果在 400m 操场上跑 10K,就得绕 25 圈,可能数圈数到头晕了。但换做山上,10K 可能就会经历不同的景色,显然有趣很多,也可以沿途拍照和打卡。

去年刚开始的时候,我就热衷到处打卡,把整个香港踩了个遍。

但到现在,最喜欢的跑道,是家背后的风车山。大概 800m 长、86m 爬升,前后可以加 300m 左右的平路延长。如果一次不够,多来几次就好,可以组合出不同的距离的爬升。

比如下面就是风车山 9 登的记录。

参加比赛的经历,也是类似。我的第一次路跑,是 10 月的渣打半程马拉松。但我的第一次山赛,是 3 月的 12 Peaks。

当 3 月比赛成绩出来的时候,不少朋友来祝贺,大多数也特别惊讶:哇,你连马拉松都没跑过,却完成了一个超级马拉松!

这就很容易满足虚荣心。

其实,山跑和路跑的难度是两种不同类型。山跑在时间要求上,往往没那么严格,有足够的空间来分配,意志很大程度上可以驱动体力。路跑往往要求持续稳定的输出,越是平路、没有爬升、没有弯道,越讲究稳定性,需要特别的训练

我从讨厌路跑,到接受路跑,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目前正在准备全马,未来会挑战 24 小时绕圈的类型。

其实不管打工还是创业,都有类似特点,要坚持得够久,才有机会赢。很多人说想换工作,最常见的理由就是目前这个工作有点无聊。然而,无聊和重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个主观体验,后者是一个客观事实。

我们的生活,本质上就是重复。太阳东升西落,一年春秋交替。然后,在同一个地点,不同的时间,你还是会看到不一样的人。人才是一个地方最重要的风景。你得站得够久,才能从他们的来来去去中,找到一些规律。

只要用心观察,事情就不再那么无聊。如果真的重复难耐,那说明工作流程需要改进。否则,换一个地方,也就是重复不同的事情。我们身在一个最好的时代,自动化的工具链越来越成熟。如果什么事情是重复的,那就是机会所在。

有一次,我和 country manager 聊天,聊到跑步这个话。他告诉我,更喜欢在操场上跑圈,而不是去跑路。我惊讶了一瞬间。

突然想起,有一次在海边路跑时遇到过一个别组的 manager。另外,还认识两个 director 是耐力游泳,open water 随便几K 的那种。隔壁组的一个 industry head,是没周末随便半马的那种。我们 APAC 的 VP,是越野跑手,COVID 刚出来那会,压力大,直接请假 OOO,完全隔断,跑到山里去一整天不见人,然后回来处理事情。

当然,这样的 survival bias sample 还可以找很多。但从密度来说, IC 更常见的活动,是美食、桌游、行山、打卡、潜水、等等,总之更多姿多彩。

我自己的一个体验是,一旦提高了对无聊的忍受能力,有趣的事情就会蜂拥而至

目标

成功之母

结论:成功是成功之母;失败是成功的后妈,还很苛刻的那种

只有通过小的成功,不断累积,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资深的越野跑手,不会冒然尝试全新的赛道、全新的距离、全新的配速、全新的天气。众多变量中,总需要有一些是控制在已知区域,然后去探索边界。当遇到一条全新赛道时,我们可能会分段去跑一下,实际感受,总结经验,只有当每段都跑出最佳状态的时候,才有可能全程 PB。

失败的后果,小则是 DNF、DNC;去到大的,一次受伤可能导致功力倒退几个月。

至于职场,它是一个持续寸进的过程,作为普通人,得在一个行业内有沉淀。面对迷茫的时候,冒然换行业,冒然 “gap”,冒然创业,大概率是会失败的。

就中期目标来说,需要找那些顺应周期的、可以验证的、略微挑战的、提供正反馈的。比如明年升职、年底全马破四。

长短目标

结论:长期目标宏伟,短期目标模糊

我们每过一段时间,会有和 manager 的 1:1,主题是 career talk。标准的三个问题是,一年后你想干什么,三年后你想干什么,十年后你想干什么?

我说完后,经理说,你变了,刚来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然后我拿出上面那张图,讲越野跑。

我说我没变。远期目标还是一样的宏伟,只有它足够够高,我才能在赛场的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看到它,而不至于迷失方向。然而,短期目标不一样,爬上这座山的之前,我以为后面是平路,当然说可以冲;结果上来后,看到要下去再爬一个更陡的坡,我现在就想坐在这休息一下。

既然一百年后的事都想清楚了,容我当下迷茫一会。

我的专业训练是注重细节的,但越野跑让我感受到了模糊的魅力。每位专业的选手,都会做比赛规划,但没有人会规划到每一步怎么走。

想起过去带团队的时候,把任务切分得非常细,高标准要求文档,自己的行事历也精确到半小时,实在是没必要。短期目标明确,长期目标模糊,就是一种🔗盯盘[2],最后舍本琢磨。

至于什么算长,什么算短,那就要分情况了。有的事,一天也太长。有的事,一年也太短。

速度

训练配速

结论:慢慢跑、会比较快

身体底子较好的新手,往往有个训练误区,就是一上来就猛冲,一次比一次快,试图用这种方法突破配速。

我在减重初期,也入过这样的坑。当时配速提升很快,从第一次 6:00 完成 10K,到 4:30,只用了两个月。两个月前,可是无法完成 10K 的。那会不懂,就比较骄傲,使劲突破速度。其实,这个结果是减重和天气转凉两重福利的叠加。所以,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没有任何成果。

后来看了 ​​Richard Murray 的视频: How to GET FAST Running SLOW : It’s not a secret[3] 。

这才意识到,有氧基础是根本。运动员通过大量的慢速远距离(LSD)训练,增强氧气的交换效率,增加身体燃脂的比例,延缓燃碳周期,进而跑得更远。跑量上来后,相关肌肉力量自然增强,在速度上也会有提升。

为了加距离、上跑量,又得从跑姿开始。于是后来我就大量研究,修正跑姿,开始真的是邯郸学步,好的跑姿学不会,原来的跑姿也忘记了,跑得更慢更累。但经过半年时间的调优,恢复到了原来的速度水平。再去操场上测速,一下拿到两个 PB,突破了国家业余一级的门槛。

说到职场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区分训练期和比赛期。不是每天都要比赛。大多数时候,还是蓄力,等到机会一来,马上发力,取得阶段成果。至于创业,all in 是需要的,但得分清楚时候,如果一开始就 all in,团队根本没时间磨合和成长,最终会跟不上市场需求。

有段时间,我很推崇那些把日程排得很满的人,但后来我会尽量尝试避免这种人。如果一个人看起来很忙,要么是他的模式有问题,要么是他给你的 priority 不够高。至于当遇到重要的人时,如何在 reachout 的时候,增加自己的 priority,这是另一个话题,此处不展开。

据说是巴菲特说的[4]

busy is the new stupid

比赛配速

结论:慢开始、快中止

在过去的文章中,很多次提到 “start slow, finish strong” 这个经验了。不过没有讲到的是,如果赛程中间感觉不适,应该如何处理呢?

正确的做法是,立即中止,评估状况。然后逐渐轻量重启,慢慢加速。

比如崴到脚了。如果是一群人在走,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没事没事,然后马上继续走着。甚至别人关心,问要不要停时,还催着别人继续走。

正确的做法是,立马停下来,缓慢转动受影响的关节,看看活动范围是否受限,运动到哪里的时候会有痛感,接下来走的时候,就要避免这个范围。如果静态确认没事,再开始缓慢试走,再逐渐加速。

这个策略,在 TCP/ IP 协议中也有,叫做 “AIMD”,用来解决网络拥塞问题。如果当带宽足够时,大家都限速很慢,则资源利用不充分。如果大家都提高速度去抢,就会遇到拥塞,数据包发送失败,重传,造成最终传输效率降低。TCP 协议就采用了一个叫做 AIMD 的算法。AI 是 additive increase,就是如果当前速率传输成功,我就加一个单位的速度;MD 是 multiplicative decrease,一旦遇到传输失败,我就直接将速度打折。

这个动态配速的策略,我感觉很适合 stakeholder management。职场中不可避免,一定会碰很多壁的。早些年我是 MIAD,先把网络展开,然后再花大功夫去维护,最后发现并不奏效。好办法是反过来,不要太急切却扩张网络,每一步都是打阵地战,安顿好后方了才往前拓展一小步;如果缜密安排之下,还是碰壁,则可以快速收缩,把资源集中回优势区域。

步频(cadence)

结论:步频第一,速度第二

刚进我厂的时候,经常听到一个词,叫做 “cadence”(步频)。虽然不是很理解,但也依笏画皮瓢。如果要 initiate 一个事情,大家最常见要 align 的两件事情, objective & cadence。所谓 cadence ,就是我们 daily/ weekly/ monthly,用什么样的一个节奏来检查成果,回顾总结,再调整计划。在检查点之间发生的事,如果没有特别紧急的状况,都默认是 BAU (Business As Usual),大家相互给予信任,不对执行过程做干涉。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个人的感觉是,objective 对常规项目更重要,cadence 对创新项目很重要

比如要做一个活动,什么时间定好了,就可以倒推不同 action item 以及检查点,这就是很常规的项目管理问题。这个时候,objective 是 paramount,当有对外部的 commitment 时,可能会一定程度上破坏 cadence,比如临时的会议、偶尔的加班、及时通讯软件的沟通。

而对于创新性项目,大家虽然有 objective,但实际上是没法去 enforce 的。你不可能要求一项研究必然出正结果,它可能会失败。哪怕成功概率高,你也很难要求它的某个时间发生。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家商量好一个 cadence,有短期的方向,然后按照各自舒适的方法探索。这种项目组,通常用邮件或者会议沟通,cadence 是 weekly 以上。我经历过几个,发现在过了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了 good surprise。最后出来的东西,和最初大家想象的 “objective” 不一样,但更好了。

在开始超跑后,我更加理解 cadence 的含义。新手往往会用 pace 作为目标,比如今天要跑 6分配,今天要跑 5分配,等等。但高手的做法是,先保证一个 cadence。至于 pace,它是由 cadence 和 stride length 共同决定,是一个因变量。而 stride length,会根据地形做自动的调整,比如上坡的时候 stride 就小一些,下坡的时候 stride 大一些。

在 Scott 的书中 [5],他提到自己是从自行车学到这点的。单车手会根据全程难度,计划出转速。在上坡的时候,调成小档,蹬车速度不变,但速度降低,力矩也降低,可以维持住转速。在下坡的时候,调成大档,更好地借用势能。

在职场中,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舒适的 cadence,然后大家取一个交集,适当腾挪和对齐,开始协作,相互取长补短,产生 synergy。如果团队管理的风格是以 pace 为基础的(比如,SCRUM 里面讲的 “Sprint”),则容易 overuse 一些人。Overuse 的后果,之于跑者来说,可能是伤痛;之于团队,最坏的结果就是有人离职。

这里的一个迷思是,overuse 和最先离职的人,不是弱者,往往是团队里面最强的人。我在重训和跑步经历过几次受伤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每当我尝试 enforce 要达到一个比较 stretch 的目标时,就一定会出现代偿现象

所以,伤痛恢复的关键,不是去猛练受过伤的地方,而是去看它的对立面、以及上下游。比如,我通过训练胸肌,解决了肩痛的问题;通过训练核心,缓解了腰痛的问题。

合作

一个人的路

结论:99% 的路,是一个人在走

如果参加一场大众马拉松,周围会有很多人参考。这个感觉和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很像。这个时候,你不用太想。如果目标是某个时间,你只需要跟住 pacer 就可以了。如果目标是某个名次,你只需要看下旁边的人在哪里就可以了。

一旦大学毕业,人生分化就加速了。周围可以参考的人,变得越来越少,这是很多迷茫的根源。

我就是那种在学校成绩不错,到社会上各种碰壁的典型。碰多了才总结出来,说到底,这是一个人的游戏,不用盲目参考其他人的位置和速度。大家的起点不一样,在跑的赛道也不一样,终点也不一样,没什么可比性。(参考:🔗12 Peaks 偶遇毅行者[6])。

仿佛一场百英里的越野赛。出发的时候很热闹,结尾的时候很热闹,但在路途中 99% 的时间,你是一个人;这段时间,还有一半是在黑夜中摸索前行。这是多么寂寞。

如果路上🔗偶遇[7]有人可以同行,哪怕是一小段,也是弥足珍贵的。如果在赛程中,能数次交错,则说明大家配速差不多,实属可遇不可求。

大多数人,只有一次见面的机会。珍惜那些🔗当下[8]的位置和配速相当的人,走一段是一段。但该分手时,谁也不要将就谁的配速,有缘自会再见。

如果命运三次交错,则是极小概率事件,或许可以认真商量一下,统一接下来的配速。

一群人的路

结论:众行未必远、独行未必快

通常来讲,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但越野之后,我发现这个结论在宏观尺度上成立,却在微观尺度上不成立。

微观尺度,就是单次的远足或者比赛。

我发现,我最初的几次 DNF,都是因为带了一群人。那时候还比较看重行山的社交属性。有一次,一个哥们找我行山,路线颇具挑战。但当时被打脸经验不够,就马上扩散叫了其他人。结果新人不听招呼,不带够水,一路慢走加拍照,最后走了一半我带的水都分完了,大家退出。后来哥们很忙,一直没机会再去完成,我也感到很遗憾。

一群人,未必走得远。

另一面的经历,就是 “割龙”(九龙横穿)。

​​

图:“割龙”轨迹。未计西湾亭到起点的 6K

从当时的轨迹可以看到,最后的一段大概 15K,是红色的,全程跑完。在走了将近 70K(从西湾亭计)后,我居然可以用跑完成最后一段,是 6 分以内的配速。这在当时,可以算一个巅峰体验了。覆盘来看的话,主要还是因为有队友同行,把前面稳稳地走完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一个人走,可能中间急了就加速,最后不仅没法跑,还有 DNF 的可能。

至于职业,它是结合众行和独行两种模式的。从长的尺度上来看,你需要有一些组织,比如公司、学校、协会、社区,这些东西一方面是身份标签,另一方面是松散连接的“众行”计划,如果方向一致,他们会帮助你走更远。从短的尺度上看,具体到一个项目,需要的是少数几个能力相当的人紧密协作,至少目标和态度要一致。

看路的人

结论:看五步

今年 7 月,参加了 Jeff Campbell & John Ellis 的一个 workshop,讲如何跑下坡。其中有一条,是说不要盯着接下来的一步。最好是能看前面 5 步的位置,这样可以在快速行进中,对环境进行判断,进行准备。

那接下来的这步要怎么走呢?

不怕。第一,是接下来的这步,你在 -5 步的时候已经看过了。第二,你的脚从地面收获最直接的反馈,远比眼睛来得有效。

所以,作为领导者,需要把具体的事情交给第一线的人,并完全信任他们。就像在跑下坡的时候,如果信任你的脚,则可以看远一点点。

Workshop 当天,正好下过雨,路上很多泥,又湿又滑。Jeff 在演示的过程中,就踩滑了一脚,但因为多年的经验,以及预判做足了准备,马上就顺势落到了下一台阶。

这个意外的演示,非常惊艳。如果他只看脚下,自然不会知道这步踩滑以后的备选方案。如果他完全不看路,只盯着遥远的目标,则可能下一步就翻车了。

所以,领导如眼,团队同手足。领导得看路,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只盯着火烧眉毛的事。

决策

随机梯度下降

结论:凑合就先走着,边走边看

前段时间,亚马逊首席科学家,李沐,发表了一篇文章:🔗用随机梯度下降来优化人生![9]

转到群里后,大家觉得,这说的难道不是越野跑吗?

如果有机器学习背景,有经常参加越野跑的同学,应该会对此文很有共鸣。

大多数的要点,原文已经讲过,我就补充一个。

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SGD),相比于 Gradient Descent(GD),就在这个 S。

GD 也叫做 “最速下降”,即沿着梯度的方向,目标函数值缩减最快。老一代的训练方法,就是做 GD。但大家会发现,这很容易陷入局部的最优解,而且每一步的计算过程都很耗时。

这就好像是,你来到一座山顶,一看有 4 条可以下山的路,于是你开始计算,哪条路下去比较快,结果选了最陡的一条。往下走去后,才发现,这要暴林,再走几步,发现是个水渠,还得辛苦爬出来……

而 SGD 的意思是,找一个看起来貌似向下的方向,先走着再说。由于新的观察是随机进来的,要纠错也更快,如果遇到不那么合适的方向,接下来的随机梯度大概率会改变,就自然折返了。

跑者的祈祷

结论:接受现状,改变未来

🔗极限篇[10] 中,我有引用这段: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Reinhold Niebuhr

神啊:请赐我平静,让我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物;请赐我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物;请赐我智慧,以区分二者。

这段放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解读。

对每个普通人来说,我们🔗天生就会跑[11],这磨灭不了的优势,由基因决定(物种)。同时,大多数人这辈子无法成为精英运动员,也是基因决定的(个体)。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然而,跑或不跑,跑多少,什么时候开始跑,这是我们大可去改变的。跑步这项技能,随着时间的衰减很慢,很多人保持到 80 岁还在跑。所以,最好的开始跑步的时间,就是当下。

如果在职场中,我想最直接的一个映射,是关于时间的。所谓不能改变的,就是过去,或者说现状;而可以改变的,就是未来。

我们和同学聊天,最常见的困惑不外乎就是垃圾公司、傻逼老板、划水队友…… 其实,这都是无法改变的。你接下来的最优解(solution)长什么样,跟你是如何达到目前的状态(state),并无关系。唯一相关的是,当下的状态(state),和即将采用的决策(action)。

我们可以去影响他们,也可以选择换一个地方。但如果换了三个地方,故事如出一辙,那就得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有句话说:改变自己是牛逼,改变他人是傻逼。

话糙理不糙。愿大家都有平静和勇气。

心态

有点想赢了

结论:训练想赢,赛前更想赢,赛中放空

最近的《圆桌派》上,邓亚萍分享了一个导致对手失败的心态,叫做 “有点想赢了”

这很有趣,我们会问,想赢难道不好吗?运动员留给大众的形象,就是极强的竞争性。

其实这里的关键在于“有点”。 出现这种心态,往往是赛前“不是很想赢”,结果打着打着,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领先了,就“有点想赢了”。这时候,就出现了邓亚萍说的“目的性颤抖” —— 当你盯着一个针孔去穿时,怎么都穿不进去。

为什么赛前不想赢呢?因为他自觉不是对手,或者对自我的认知不够

刚开始超跑的时候,我就进入过这样的陷阱。

🔗12 Peaks 覆盘[12] 中,提到过一个案例。其实那天刚出发的时候并没有目标,我知道肯定比第一次的 17 个小时快,但快多少并不清楚,可能是 13-14 小时,所以前段跑得比较佛系。虽然中间也和路人有点较劲,但属于“陪伴型追逐”,并没有一个确定目标,体验是很愉悦的。跑到了一半时,发现只用了 5 小时,就开始“有点想赢了”(虽然不知道赢了什么?),突然给自己增加了一个 10 小时完赛的目标。结果就是后来不断 fatigue,失速、失温、缺水,虽然 11 小时完赛,但修养了一个星期才好。

类似案例在超跑新手中屡见不鲜。很多人嘴上说着佛系跑,结果不断增加新的目标,然后又一个个目标失守。

这种“有点想赢”的状况,对应心流里面的焦虑和忧虑两块。当自己的水平不够时,面对突然出现的高目标,就会不适应。

图源:《圆桌派》

🔗“大心脏”邓亚萍,做客《圆桌派》,畅谈心态与成败的关系[13]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大量的、系统的训练来提升技能这一维度,则会将忧虑和焦虑转化为激发甚至心流。

训练必须有目标,训练的时候要想赢(参考:🔗帕累托训练[14])。这种想赢的感觉,应该是一个爬坡的状态,来自于前面说的那种不断的小成功,直到赛前达到巅峰。(参考:🔗渣马覆盘[15]

一旦比赛开始,就可以放空了。这种比赛中的放松,恰恰来自于平日的训练,给了他足够的底气。

职场也是如此。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突然流行躺平学了。在我们小时候,流行可是各种成功学。这是两种极端,由于对自我的认知和对环境的认知不够导致。

如果一开始就躺平的态度,想等着哪天成为 manager、director、CEO,那是绝不可能的,除非有个厉害的爹。当有了一定的积累,站位也够远,可能就会突然想赢了,这个时候我们要检查一下自己和环境。如果前面枪林弹雨,请及时“躺平”,等这阵过了再出发,别和“大环境”叫劲。如果很疲累了,也请躺平小睡,别和自己较劲。

平凡之路

结论:走常规的路,更快

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是要有个性,不走寻常路。结果很多人瞎折腾,自以为抄了近路,到头反成了绕路。我自己就是一个典型。

自从越野跑后,心态就摆正多了。不走寻常路的代价,多半是又暴林又翻墙,最后腿扎了、脚崴了、手残了、心累了。在广袤的山野中,还是循着那些前人踩出来的路,会更容易走。

我知道,对很多同学来说,这很难。

以前我也觉得,如果走常规的路,太简单就到终点的话,似乎很无趣。但如今,我只想省力地走到终点,然后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点一杯美酒,享受片刻的宁静。

学习做一个普通人,才是 Final Project。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当你仍然 还在幻想

- 朴樹、韓寒《平凡之路》

后记

关于鸡汤,可能我们有误解。

鸡汤之所以乏味,是因为其实它营养不在汤里,营养根本就在肉里,这与传统认识相反。但如果不能直接吃肉,那喝汤也不失为一个折衷之举,可以间接汲取一些养分。

我呢,先走一步,吃鸡为敬。

https://www.brainyquote.com/quotes/pablo_picasso_103938

过去这两年,从不跑到跑,从跑到超跑,确实有一些感悟。

正好,最近有不少同学来问职业规划的问题。于是,将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对象的讨论,总结成了一篇。当中必有行文上冲突的地方。欢迎朋友们来信探讨。

REF

[1] HK Hiking Trail: https://mp.weixin.qq.com/s/W3Zx3tQVjQjcj_w6-0YtJA

[2] 盯盘: https://mp.weixin.qq.com/s/5EdvBlqVD7YmY8Wm8pxbww

[3] How to GET FAST Running SLOW : It’s not a secre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oNXThUVN8o

[4] 据说是巴菲特说的: https://panafricanvisions.com/2020/03/my-favourite-warren-buffet-quote-busy-is-the-new-stupid/

[5] Jurek, Scott, and Steve Friedman. Eat and Run: My Unlikely Journey to Ultramarathon Greatness. Illustrated edition. Boston: Mariner Books, 2013.

[6] 12 Peaks 偶遇毅行者: https://mp.weixin.qq.com/s/BeRZDeYXP4potkCtceIBbA

[7] 偶遇: https://mp.weixin.qq.com/s/HuA1hWIs-YkNkwJLj63TzA

[8] 当下: https://mp.weixin.qq.com/s/AO5nyfFR1_iUN_NnStN48w

[9] 用随机梯度下降来优化人生!: https://mp.weixin.qq.com/s/HsnJzjTNoZRR6dn348dgHQ

[10] 极限篇: https://mp.weixin.qq.com/s/zCQu0S1PZ7RGPlcdQfeK5A

[11] 天生就会跑: https://mp.weixin.qq.com/s/QGSI48BA5i1QqlPb1movPQ

[12] 12 Peaks 覆盘: https://mp.weixin.qq.com/s/zCQu0S1PZ7RGPlcdQfeK5A

[13] “大心脏”邓亚萍,做客《圆桌派》,畅谈心态与成败的关系: https://mp.weixin.qq.com/s/rTJXiGNGZXzmtNokWdfUNg

[14] 帕累托训练: https://mp.weixin.qq.com/s/-pg0ZmdF5vcVA3WPWFUK6w

[15] 渣马覆盘: https://mp.weixin.qq.com/s/AiPh5_pf171wA5Xqo1dE4g

博闻 | 明察 | 躬行
心法 | 手艺 | 随想